企业设备管理从哪些方面能做出亮点?
图文:蒋良君 来源:中国设备管理群 2025.3.4
问:通威太阳能 韩培军 ——设备管理一般可推行的亮点有哪些?
答:成都华标企管 蒋良君
前言
1.亮点,可以理解为相对优秀,在某方面取得明显成绩或进步就是亮点。与自己企业对比在某方面有显著进步,或与同行比有明显优势,在某些方面实现了人无你有,人有你优。设备管理的亮点是阶段性的,随着时间变化、技术与管理进步,曾经的亮点就变为了平常,因此,目标不断亮点不断,企业需持续改进,让亮点层出不穷。
2.企业打造设备管理亮点,应围绕实现公司战略目标,以符合客户合理要求、保障产品生产为中心,具体体现在将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停产时间降至最低(或提高连续稳定运行时间)。
3.企业打造设备管理亮点,可从以下软实力或硬件等方面去思考(不限于此) :
一、设备管理组织
1.缺设备管理组织。有个别企业属于股份公司,下有很多子公司,而企业却没有设备管理部门,属于生产部或安监部等兼管。——建立设备管理部就是亮点
2.缺岗位编制与人员。有组织缺与企业设备管理匹配的岗位设置或人员配置。有的企业有设备部但缺企业需要的管理或技术骨干(专业工程师、专业维修人员),设备经理兼现场维修人员,主要做事后维修,没时间思考及开展预防性维修的工作。——健全所需的岗位设置、专业人员配置到位,就是亮点。
3.授权问题。企业在金额等审批权限方面没做好合理授权,审批效率极低。主要体现在不需要总经理、董事长审批的,都需决策层审批(如:买设备、买备件或材料),不必要进行招标地走招标程序等类似问题,是很多企业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。其实,这些问题多数中坚管理者都知道,却都没人说或不敢说。这些问题通过合理授权、简化不必要的流程或要求,兼顾好管控与效率,就可解决。在我以前任职的企业,董事长亲自抓各种单据的审批合理授权后,总经理一天签字审批的时间从5个小时减少到2个小时,最典型的减负就是不用总经理审批物料计划与采购计划,直接有PMC经理确认即可。——解决了问题就是亮点
以上问题,企业设备管理部领导心里很明白,鉴于心有余而权不足,若向上建言不被采纳,也只能作罢。
4.其他。自己思考,如薪酬与激励机制,通过改进薪酬机制,让设备管理和技术人员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能直接从薪酬上体现。
二、健全、优化设备管理体系制度
1.制度是针对人的(规范各项管理活动——做正确的事),技术标准是针对事的(把事情做正确)
2.企业设备管理,是建立标准、实施标准、改进标准的过程,也是企业将设备管理工作做实、做专、做细的过程,是企业转动设备管理PDCA循环的过程。
3.企业设备管理者首要任务是确保设备能保障安全生产,其次就是做策划(组织、人员、制度、标准、技术、信息化等),策划中最重要的就是有健全、适用、有效的设备管理制度。
5.健全制度的方法,可参考笔者写的《一文掌握设备管理体系制度建设的好方法》。
6.有了健全适用的制度,关键就是如何抓落实了。制度千条万条,不抓落实等于白条。

三、建立健全技术标准
1.多数企业有设备操作规程、有保养润滑标准、有点检标准,部分企业有检修规程、故障处理指南等,但多数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,特别是在技术标准的科学性、可操作性方面不足。设备检修规程,国内相对优秀且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、国家电网。
2.各企业典型的共性问题是——可操作性不强,如:
操作规程——缺整机图和关键图示,涉及具体操作的关键参数或图示缺,与操作不紧密相关的安全要求太多,
润滑标准——没规范写润滑油牌号,如:220齿轮油。
点检标准——也就是在科学性、适用性方面不足,如:缺检查要项、应定量检查的缺、缺关键图示、判定标准不准确或不明确、频次不合理、分工不合理、检查状态或方法不当。
检修规程——规程名称不准确(如:内容是更换阀门,名称是管道检修)、缺检修前条件与确认、缺检修中关键工艺的量化标准、缺关键图示、与检修安全不相关的内容表述过多(检修的安全是很重要,但要注意恰当表述)、检修后对试车验收标准没明确(若在规程内不能表述,可用附录),以及有些设备或环节,需配标准化检修视频而没有。


3.技术标准,应根据设备重要度分级,按需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,并不是所有设备都应有技术标准。
4.不同的企业,设备管理的目的基本相同,设备基础技术标准也趋同(技术同源),可根据厂商的设备说明书、国标行标等优化现有的技术标准。
5.国内从事设备管理的咨询老师也参差不齐,对企业而言,是学其上得其中,学其中得其下,学其下得其无,因此,企业在找咨询服务时,宜多家对比择优选择,专业老师可让企业少走弯路。参考:《设备管理咨询项目的三种顾问与三种企业》
四、人员专业技能
1.企业有了健全的设备管理组织,也健全适用的设备管理制度,有科学适用的技术标准,接下来重要的就是设备专业技术人员,有了专业的人员,可不断优化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标准,并能想办法如何抓落实、抓改进抓提升。
2.人员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:
——设备前期管理规范、有效,安装和验收符合既定标准和要求,后期运行稳定,故障少,节能高效,不需技改。
——设备预防性工作到位,不因设备问题导致停产,或导致停产时通过抢修能迅速恢复生产。通过设备故障导致的停产次数、时间(有的企业称为“非停”——非计划停机)。
——设备技术人员在某些领域,在全国、省级、市级、行业等技能竞赛中获奖,也是亮点。
五、与设备相关模块管理的显著成绩或进步
以下举部分例子,如:
1.设备管理关键指标(对标),在业界相对优秀,或与自己企业对比,进步显著。
2.在设备方面的技术改造、自制设备、自制与设备相关的检测、检修等器具,申请发明或实用型专利,也是亮点。
3.设备部牵头组织编制行标、地标、团标。
4.设备人员参与编制国标、行标、地标、团标,也是亮点。
5.现场改善。现场改善前后具有显著变化,从现场问题多到无典型问题、井然有序、一目了然。
6.某某工作室。根据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需要,打造技能工作室。

7.实训中心。根据需要设置机械、电气、仪表、管路、某设备专业检修实训中心。

8.故障检修案例。将典型故障诊断与检修形成案例,作为企业知识管理分享与传承,将企业知识在内部价值最大化。最具代表性的如南京地铁的供电分公司、通号分公司等。

10.专项改善或专项管理——亮点可大可小,关键在“亮”(效果显著)。
——设备节能降本技术改造,效果显著。
——设备润滑管理专项改善。如:分散润滑的机泵改为集中润滑、人工润滑的改为自动润滑、标杆润滑站打造、润滑油品牌号整合简化、设备润滑与检测降低设备故障率、要用油量大的设备由按期换油改为按质换油、设备润滑监测系统等。

——导入或升级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。
——高压电柜热隐患、局部放电等在线监测
——减少设备故障而采取的小改小革
——基层班组管理。将看似平常的管理工作,做到优秀就是亮点。如南京地铁的班组细胞管理,榆林象道的门吊班组管理。

——创建设备管理文化
—— 问题变亮点。南京地铁通号分公司,曾因一个员工检修后没进行功能验证而导致运行问题,为源头杜绝此类问题,从点到面深入开展了“流程管理”,以规范化地构造分公司内部业务(设备)流程为中心,以公司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为基础,以打造“平安通号”为目标,坚守“运营要稳定,设备是核心”的职责理念,提高设备维护质量和效率的系统化方法。为此,2022年初成立流程管理推进专项工作室,开展流程管理理论研究与学习,形成一套以设备稳定为核心的简单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的流程优化方法。 作业流程管理优化包括操作步骤简单化、关键动作专业化、操作细节标准化,并以作业表格化具体落实,如:全类型道岔设备检修流程优化、设备检修流程优化。在年度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时,通号分公司的“流程化打造”成为了一个管理亮点,评审专家评为亮点并加分。
—— 问题变亮点。南京地铁通号分公司,曾因一个员工检修后没进行功能验证而导致运行问题,为源头杜绝此类问题,从点到面深入开展了“流程管理”,以规范化地构造分公司内部业务(设备)流程为中心,以公司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为基础,以打造“平安通号”为目标,坚守“运营要稳定,设备是核心”的职责理念,提高设备维护质量和效率的系统化方法。为此,2022年初成立流程管理推进专项工作室,开展流程管理理论研究与学习,形成一套以设备稳定为核心的简单化、专业化、标准化的流程优化方法。 作业流程管理优化包括操作步骤简单化、关键动作专业化、操作细节标准化,并以作业表格化具体落实,如:全类型道岔设备检修流程优化、设备检修流程优化。在年度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时,通号分公司的“流程化打造”成为了一个管理亮点,评审专家评为亮点并加分。
……
企业打造设备管理亮点,应围绕符合客户合理要求、保障产品生产,开展相关工作。若只是为了博取上级领导的好感而每年思考做些啥亮点,久而久之可能背离设备管理的初衷,为了亮点而亮点。笔者最近两年就遇到这样的设备高管,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,总是希望老师指导打造让领导眼前一亮的工作。
总而言之,设备管理工作,必须围绕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而在设备方面开展必要的工作,干出成绩,自然就有了亮点。